摘要: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地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部分,其临时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施工进度和工人安全至关重要。然而,工地环境的复杂性、众多且频繁变动的用电设备,使得传统电气保护设备难以满足需求。本文针对施工现场漏电保护设备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漏电保护;建筑工地;电气安全
概述
施工现场使用漏电保护设备的目的是确保供电安全。漏电保护设备的主要功能是在设备漏电或人体触电时提供保护。由于施工现场用电标准通常不达标,使用的设施和线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高流动性、重复性和临时性。
一、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误动作的原因
1)外界干扰
a)施工现场铺设的线路和使用的设备在照明过程中出现乱搭乱建,导致线路提前老化、绝缘电阻降低、电流泄漏甚至接地,影响漏电保护设备的正常使用。漏电开关输出终端线路绝缘电阻降低和接地线接零线保护不当,电源中性点未接地,导致触电时灵敏度降低和拒动现象。
b)环境变化如温度升高、潮湿或安装了强烈振幅电气设施,以及长期受有害气体腐蚀,导致漏电保护设施电子组件的电磁圈和结构绝缘程度下降、霉断和锈蚀,引起误动作或拒动。
2)漏电保护器接线错误
安装漏电保护器时,由于接线错误或安装方式与线路结构不匹配,导致误动作、拒动或效果不佳。中性线穿过漏电保护器后与其他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或未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相连;中性线断线或接触不良,导致中点电位偏移零电位,增加了中性线漏电和其他故障的风险。
漏电保护器选型不合理
漏电保护分级策略不当,导致末端漏电事故时,末端漏电保护设备未运行,上级保护设备先动作。
漏电保护器本身的问题
无论是电磁型还是电子型漏电保护器,都采用磁感应互感器检测用电设备主回路中的漏电流。在施工现场,由于电焊机等双相或单相负荷的存在,三相电流无法完全平衡,导致电动势过大,触发漏电保护器跳闸。
二、施工现场科学使用漏电保护器的方法
在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同时,还需加强对施工电工人员的知识培训,采取预防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技术进行指导。
选配须与线路相适应
漏电开关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分断能力等性能指标应与线路条件相匹配。电源干线保护用漏电保护器和终端设备用漏电保护器的耐受电压不同。电源干线和终端发生金属性接地故障时产生的故障电流可能相差数倍。应尽可能使负载均匀分布在三相线上,减少三相绝缘电阻不平衡电流。
实行分级分区保护
根据专业和相邻施工团队分布,将整个施工场地划分为不同的漏电保护设备区域,每个区域都应配备一套完整的二级漏电保护设施,以提高整个保护区域的灵敏度,并减少保护漏电设备跳闸的几率,减少因故障导致的停电现象。
严格区分中性线和保护线
漏电保护器标有负荷侧和电源侧时,应按规定安装接线,不得反接。三级四线式或四线式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应接入漏电保护器,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中性线不得作为保护线、不能重复接地或接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负荷侧的中性线不得与其他回路共用。
三、产品概述
剩余电流继电器是指能同时完成检测剩余电流,将剩余电流与基准值相比较,以及当剩余电流超过基准值时,发出一个机械开闭信号的装置,包括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控制部分成为一体的整体式剩余电流继电器以及剩余电流互感器和控制部分分开安装,但通过电气连接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分体式剩余电流继电器。
剩余电流继电器可与低压断路器或低压接触器等组装成组合式的剩余电流保护器,用于对电气线路进行接地故障保护,防止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设备和电气火灾事故,也可用于对人身触电危险提供间接接触保护。
剩余电流继电器也可与声光报警装置组成剩余电流监视器,用于监视电气线路中的接地故障电流。当额定剩余动作电流小于或等于0.5A时,也可作为剩余电流式火灾监控装置,用于监视系统的接地故障电流,防止由于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电气火灾。
安科瑞电气ASJ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能够与脱扣模块联用,及时切断电源,防止间接接触、限制漏电电流。也可以直接作为信号继电器,监控电力设备适用于工厂车间、工矿企业、地铁、石油化工用电场景的安全保护。
ASJ10系列产品为导轨安装,外形和功能如下表所示:
其中AC型和A型剩余电流继电器的区别是:AC型剩余电流继电器是对突然施加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能确保脱扣的剩余电流继电器,主要监测正弦交流信号。A型剩余电流继电器是对突然施加的或缓慢上升的剩余正弦交流电流和剩余脉动直流电流能确保脱扣的剩余电流继电器,主要监测正弦交流信号和脉冲直流信号。
仪表具体的典型接线如下所示:
5.结语
漏电保护装置在预防人体无意识接触通电设备导致触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有效减少伤害。ASJ系列剩余电流继电器产品能够监测线路中的漏电流,当漏电流达到或超过设定值时,内部继电器动作,发出告警,并能与断路器开关联动,快速切断线路,确保线路安全。
参考文献
[1]梁锐. 施工现场漏电保护器频繁跳闸原因分析[J]. 中国包装科技博览, 2011, 000(020):277-277.
[2] 企业微电网设计与应用手册
[3] 孟凡记. 漏电保护器在施工现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 建筑安全, 2001, 06:25-26.